有志者事竟成
———— 记我的大赛经历
电子信息工程1691206班 陈肖
尊敬的各位领导、老师们、亲爱的同学们 :
大家下午好!
我是来自电子信息工程专业1691206班的陈肖,很荣幸今天能在这个舞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一些成长经历,我分享的题目是:《有志者事竟成》。
大二伊始,我有一个特别深刻的感受,就是南泉校区跟双桥校区相比,有这边的专业氛围和竞赛氛围更浓厚了。经常看到学长在校级、市级甚至国家级的各类大赛中频频获奖的消息,羡慕之情油然而生。那时候,我就在想,要是有一天,我有机会、有能力参加到这些大赛中,并且在竞赛中崭露头角、荣获佳绩,这也许是对我大学四年学习成效的一种检验和回馈吧。为了实现我的这一小目标,大二开始,我就加入了当时的物联网应用创新中心,从此开始了课堂——创新中心——寝室这样的无限循环。
加入物联网应用创新中心之后,在李克勤老师的带领下,我们课余的大多时间都在实习楼111室物联网应用创新中心度过,没有比赛的时候,我们就巩固所学,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,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。有相关专业技能竞赛或是创新创业比赛的时候,创新中心的我们就会第一时间报名参与,以期通过大赛来锻炼和检验我们的所学。
然而竞赛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,要想取得好的成绩也并不是那么轻而易举,参与其中才深知“打铁还需自身硬”的道理。我深刻地记得大二第一次参加专业竞赛的情景。那是重庆市第十届合泰杯单片机设计大赛,我负责作品的技术文档撰写,当时按照老师给我们的培训要求写技术文档,因为对项目也不够了解,我按照自己的想法写出来的文稿连老师都看不懂,有点“惨不忍睹”。后来老师帮我理清思路,又对文稿进行逐字逐句的修改,新修改后的文稿里多了很多专业术语,我只能硬着头皮死记硬背,这对我这样一个从小背古诗都特费劲的人而言,这篇专业技术文稿背起来无异于文言文。眼看比赛临近,除了正常的课堂学习,其余时间都花在了这篇文稿上,吃饭拿着稿子看、走路拿着稿子看,就连睡觉闭着眼睛,稿子里的那些字就像之前打的沸腾的水泡游戏一样,一串串的冒出来。可是很遗憾,最终这次竞赛我们团队没能入围总决赛,比赛后,我也仔细的反思了一下,从组队到最后参加比赛,团队成员大家配合得不够默契,一直各自做各自的事,彼此没有太多交流,更谈不上精诚协作、优势互补、精益求精。虽然这次竞赛成绩不够理想,却激起了我想继续参加大赛的决心。
今年上半年,我又和创新中心的同学们一起组队参加第四届中国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2018年“创客中国”创新创业大赛,经过长达3个多月的奋战,从学院初赛到学校复赛,一路入围到重庆市总决赛,这个过程让我尤其印象深刻,第四届中国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的时间是在暑假期间,当同学们已陆续离校,开始了自己轻松的暑假生活,我们团队和一部分备战其它赛事的同学一起留在学校,为接下来的总决赛做最后准备,每天从早上8:00到创新中心,基本要晚上近11点才会回到寝室,这一天除了吃饭上厕所,其余时间都在创新中心。临近第四届中国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重庆市总决赛的前一天,我们又接到创客中国组委会的通知,我们入围“创客中国”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了,不巧的是两个比赛都在同一天举行,其实团队内每一个成员都想去参加第四届中国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,我于是主动提出去参加“创客中国”比赛。比赛前一天晚上,陈成瑞老师又耐心给我们做了全过程的指导,从项目PPT的准备、到项目解说稿,再到回答评委提问,每个关键环节又帮我们再次梳理,怎样去提取里面的关键有效信息,转化为通熟易懂的语言,让评委们在听的明白的基础上,找到项目的创新点和实用点。那时候已经是深夜了,我们还留在中心反复演练,直到把每个细节敲定,每句话都说得顺畅。虽然,我们团队在最后只拿回了优胜奖,但这一次的比赛经历给我的却不是失败的感受,二是收获的喜悦,因为,从备战大赛的过程中,我又有了新的突破,打开了自己的思维,对如何抓取内容的关键点,如何在台上表达出有价值的信息有了更深的认识,那时的我,对“经历过的都是财富”这句话有了更真切的体会和感受。与此同时,参加第四届中国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重庆市总决赛的团队也捧回了银奖。
刚结束“互联网+”和“创客中国”创新创业大赛,在暑假中,我没有歇气,继续备战第二届“深创杯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和2018年全国物联网设计大赛。第二届“深创杯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深圳大学举行,组委会邀请了很多知名企业老总来做评委,并与我们现场互动,同时参与决赛的还有来自清华北大、香港理工大学、国外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知名大学团队,能够在这样高级别的赛场上与之同台竞技,这段经历的价值,其实远远大于了名次所带来收获。
在前面多次参加技能竞赛,积累了一定的参赛经验后,今年,我们又参加了2018年全国物联网设计竞赛,在李克勤老师的精心选题和指导下,有了前面经验和教训的积累,加之团队成员在一起相处久了,彼此配合默契,过程中一直全力投入,精心准备每一个细节。从开始的力求完美、高度紧张,到后来反而能够以平常心对待,轻装上阵。这样的心理素质也得益于前面的久经历练。最终,我们的项目《无网覆盖随行通》 凭借鲜明的特色优势获得了评委的高度认可,不仅获得了华中及西南赛区的特等奖,也获得了全国一等奖,我们团队同时还荣获了最佳人气奖。
现在,回过头来看我走过的大赛之路,心中其实感慨万千。老师也对我说:陈肖,你现在状态跟原来完全不一样了!我知道,这一切成绩的取得和自己状态的变化,正是一次次大赛催化的结果。李克勤老师经常对我们说一句话:你们要相信自己,我们重庆工程学院的学生不比清华北大、重大西大的学生差,我们工程学院很牛,工程学院的学生也很牛!其实,我也想说一句,我们工程学院的老师更牛!每一次参赛,都有最牛的也是最尽责的指导老师全程指导我们,有时甚至陪着我们一起通宵备战,身处其在,何其有幸!学校也特别重视各项技能大赛,每次都提供最大的财力、物力和人力支持我们。同时,也要感谢我们自己的努力,原来我是一个粗心大意的人,平时做事经常会差错,写程序代码会出错,导致功能不能实现,或是电路设计不合理程序运行不了,但是通过大赛,我养成了严谨悉心的做事态度和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决心,我相信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,问题都不是问题,关键是我们要通过想办法去解决问题,自学能力是我们要具备的基本素质,遇事得先学会自己解决查阅资料、开动脑筋,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现问题,而不至于因为我不会、没学过就失去信心,很多知识都要靠自己去学习和积累。同时,学习和工作还要脚踏实地,既不能图快,更不能偷懒。遇到问题要勤思考、勤动手,把问题原因记录下来,这样方便找出解决办法和防止犯同样的错误,这样坚持下去,自己的技能才能有所提高。通过每次比赛,也让我明白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,一个比赛项目从计划到实施,这中间是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努力,非一人一时之功,这必须要一个团队共同努力,团队中每个人都要负起一份责任。一个优秀的团队就像小家庭一样,不仅可以帮助你成长,还能在你最困难和最需要的时候站出来支持你、鼓励你。在大赛中收获的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,这样的友谊弥足珍贵。
通过这一系列的比赛,我也逐渐找到了学习的方向,找到了未来发展的定位,我相信,有志者事竟成!最后,再次感谢我成长路上良师益友们对我的指导和帮助,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更加努力,努力实现自己的小目标。
我的分享到此结束,感谢大家的聆听!
官方微信
扫一扫